记录一下毕业后做电商的一些想法和思路,记录比较随意,想到哪写到哪。

电商的本质

开始接触电商的那会,最简单的想法就是卖货,赚钱,怎么运营,刷!这其实没错,但是后面如果深入思考一下:为什么同样的产品,别人就会选择你的呢?当然这里可能是价格原因,售后服务,品牌效应等等;

但是主要的原因还是解决方案,这款产品能给用户解决什么问题,如果一款产品能解决用户问题,并且这款产品在市场上还没有找到,那么这款产品注定是一款好的产品。一款好的产品往往还需要看市场的需求,如果需求空间小,那么这款产品再好,使用群体小也是无法做到爆款程度的;

打一个比方:现在的风扇各式各样,有小风扇,台式的,立体的、空调扇,桌面用的等等,这其实就是在细分人群,细分用户的需求,比如有些人可能就需要桌面上用的,上网一搜,都是那种立式的,但是刚好就有一家是做桌面上用风扇,用户选择的概率就非常大,那这第一个做桌面上用的风扇的人就很吃香,因为找对了人群,并且为这个人群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。

但是这种品想要维持一个热度和爆款,就需要根据市场分析不断优化,因为市场只要有一个爆款, 那必然大家都会去跟进,比如价格、外观、售后服务等等。

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找品,优化的流程。

赛道选择

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:蓝海和红海,蓝海市场往往都是会变成红海市场,(不一定变成红海市场,因为也有蓝海变成下沉市场了,比如一些智商税东西)蓝海就是市场需求大,竞争小,市场饱和低;红海市场需求大,竞争大,市场饱和高,大都打价格战。

在选择开店的时候,一定要先分析好市场环境,再考虑自身条件,比如自身资金充裕,可以考虑高客单的,因为周期运转有自身的资金支持,反之的话选客单低的,市场环境可以选择竞争相对小的,但是也不能完全的冷门产品。

一个好的市场环境:可以先看看市场大致的价格和对应的销量,比如一款耳机卖50,月销3000+,1688一搜成本20,那说明还是有利润空间,一个差的市场环境:比如一款耳机卖50,月销1W+,1688一搜成本49,利润一块,就没必要跟进款式了,因为同款产品,消费者大概率是选低价的,并且销量高的,除此之外也要看产品的使用群体大不大,如果卖冷门的产品,注定生意是惨淡的,毕竟市场蛋糕就这么大。

资源的利用

一个在公司的顶尖运营,如果出来单干,不一定就可以干得好,但是一个差的运营,出来单干,大概率是干不好,这两者都是不一定,因为涉及到一个资源问题,什么资源,货源和信息渠道,快递渠道,资金等等。比如在公司有美工,当时如果一个人出来,就需要会有PS的基础,在公司每个月都有工资,但是出来一切靠自己资金,自己的资金决定了能办多大的事情。

运营的思路技巧

我个人的思路是:在自己的赛道上选好品,先做销量买家秀,重点都是推广,比如开7天的直通车,这7天先跑数据,不优化词,7天后看数据优化词,适当开人群推广,人群拉新,智能计划收割

网上挺多拉新收割的概念,我的理解是:拉新是基于消费者的,也就是通过这个品的基础数据,不断扩大人群规模,收割是重复曝光给之前看过推广的人群,这两个怎么使用网上也是一大堆,我自己个人的实践是,关键词最大化拿成交,消费者运营拉新快,同域拉新,这两个配合就可以了,毕竟平台都告诉你拉新快就在这里了,还用什么关键词拉新。

基于上面的思路,为什么去做收割,在淘宝上有这样的人群资产分层,看下图:

当你通过推广,推到客户面前,用户看到了但是没点,就只是看到了,这种就对你的产品有了认知,原来还有这个东西的存在,这种也叫潜客人群,但是由于价格销量主图产品,可能无法达到消费者需求,故没点击。

第二种就是兴趣人群了,这里可以分两种:

一种就是访问了,但是没有任何反馈行为,比如收藏加购、咨询客服等,可能由于评价或者产品不符合需求,导致无法下单

另外一种则是收藏加购了,或者咨询客服等,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还是最终没有下单

第三种就是购买了,这种就是已经购买了你的产品的了,这种人群要做的是售后服务,提升产品,让用户重复购买本店产品。

第四种忠诚,这种都是复购的老客户,恰当的优惠,维护好老客户关系,可以维持一个不错的效益,甚至可以打造一个私域。(也就是死忠粉

基于上面的人群划分,就知道为什么要做收割了,不断的展示在用户面前,让用户就有了了解,了解之后才有购买的意向